文化山上的新文化
发布日期:2023-02-10汤王山是一座文化山,不光商汤文化发祥于此,西晋郭璞曾隐身山北石窟作文,他注尔雅,译山海,训诂文字,其炎炎华章照耀华夏,使汤王山的文化之光更加灿烂。他1700年前在此山上开创的“游仙诗体”影响至今,开国领袖毛泽东曾用游仙诗体作“游仙”一首曰“我失骄杨君失柳”,那山北石窟的“郭璞书堂”,自晋以来便成文化一景,乃文人朝圣之地,这些都是家喻户晓的故事。
今天要说的是2010年夏,县城有一“写匠”来到白家滩村,要我给他找个能隐身写字的地方,说不讲条件,屋内能放一桌一椅一床即可,室外可置一灶一锅一碗足矣。我领他至汤山南崖一石窑前,窑口被海棠、连翘包围,蜂、蝶、鸟成群,燕子尤多,那人说“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简狄吞燕卵孕而生契,契乃汤祖,汤乃商祖,其祖乃一燕子,有紫燕盘绕此地,是认祖归宗于圣土”,他选中这块地方了。
我们开始打扫卫生,垒灶架锅,白家滩村长到底有见识,说你知那是甚人吗?那是中国报告文学“共和国的脊梁”擂台霸主,是“中国报告文学第一乡”的创始人,他开创的“峨嵋岭文学流派”上了新闻联播,他来到咱白家滩村就住这石窟野窑?这里离村又远,晚上被狼吃了咋办?
他遂按排那人到木盆村晁广德家住,晁家是一文化之家,晁府简单朴素,整齐清洁,透出一派文化气韵,屋后一溪,名曰湫池溪,门前一河,唤做百花河,其村五户人家,十分幽静,屋后大山名叫“笼上”,因烟雾如笼蒸而得名。村长派人从学校抬来一桌一椅一床,说那人用电不掏钱。
那人带来一捆水利资料,原来闻喜水务取“全国农建百强县”之誉,受到国务院表彰,他远离尘世,遁入深山,关掉手机,要为这“百强县”写篇报告文学以彰其善。曹家凹刘元鹏要瞭瞭那人,却见那人关起门来呼呼大睡,推而不醒,遂对村长的话产生怀疑。房东亦疑,留心观察,见那人却是白天睡觉,晚上干活。半夜时分,房东晁广德见窗纸紫黄,疑是日光映照,打开手机看表,却是零时正点,遂疑而出屋,甚觉奇怪,天汉银河格外璀璨,北斗阑干,但见七星“勺口”对着汤庙正顶,一股紫气如水一样从勺内飞流直下,灌向庙脊正顶打个漩儿泄向木盆,罩住晁家小屋如紫光阁一般,映得木盆满沟亮堂;燕子以为天亮,出巢夜飞如昼,小屋窗纸上映出那人伏案写作的身影,似人非人,似兽非兽,一派飞黄腾达的佛国气象!房东唤醒其妻窥视,直到公鸡打鸣,三声之后,但见屋顶紫气收上汤王庙脊再吸入七星勺内,而后大山复归黑暗,那人关灯,呼呼大睡。房东以为眼花,遂夜夜窥视,却夜夜如此,并不说破,只是对待那人更加周到,直到那人作毕文章离开木盆,那篇文章唤做《沧桑嬗变六十年》亦曰《为善的涑水》。
晁家院基嵌一天然石鱼,因鱼背外露,至使院子不平,不能打麦碾场,但其父晁桂林不让铲除,认定此乃灵物,并言此异物能生一异文云云。
原来那晁家并不姓晁,而是姓彭,乃安徽萧县人氏,其父是蒋介石黄浦军校第19期受训军官,国民党兵败退台后“彭氏化晁”,潜入木盆,时亦出现“紫气贯顶”之事,遂择此地而居,在政治运动席卷全国的对敌斗争中,彭氏未被篦梳出来,反当了白家滩村人民教师,直到总书记胡锦涛在抗战胜利六十周年肯定了国民党将士的抗日功勋之后,这位晁桂林这才揭去他的神秘面纱,露出他的真实面目——彭韶新,原来那黄浦军校的《内务条例》就是“简单朴素,整齐清洁”,他把军旅作风带进深山老林。
房东解曰,那人名叫任育才,与咱石鱼的“鱼”字同音,莫非先父之言应与此人了么?细想一顿,夫妻彻悟,原来是咱屋顶上的紫气和石鱼上的灵气助得那人梦笔生花。
那篇文章刚一走出“笼上”就发表在北京旗舰大刊《文学界·中国报告文学》总第100期上——100可是最圆满的上上吉数啊,转载《桐乡文学》《今日闻喜》后引起18家评论狂潮,那批评论文章在《桐乡文学》上一次性全载,在《今日闻喜》上逐篇连载,在《运城日报》《河东文学》上予以选载。来年国务院出台中央一号文件,他那《沧桑嬗变六十年》的思想却与那“一号文件”完全吻合!——竟能超前一年运作此文,你说不怪?《运城日报》见“文学与政治同步”了,遂加编者按于2011年11月18日以三个整版篇幅隆重推出,以三个“对开整版”发文乃是该报创刊四十年来的头一回,因社会反响巨大取2010~2012年度赵树理文学奖,此奖由中共山西省委、山西省人民政府联合设立于20世纪80年代,乃山西文学最高奖,但桐乡无人摘取,直到今天才填了闻喜“赵奖”空白,这个“空白”却填之于汤山之半的木盆村,他开创的“峨嵋岭文学流派”进一步得到赵树理文学奖评奖委员会的认可和肯定,给这座文化大山又增添了一层文化的光芒和神秘的色彩。2015年10月10日,运城电视台文化视线栏目组来到赵奖产生地晁府取了镜头并于2017年元旦播出,运城市委宣传部遂将“峨嵋岭派”作为河东文化新亮点报给“市志编纂委员会”并载入《运城市志》卷三、四,彪炳使册,成了永恒。村民议论,咱汤王山蕴藏的亘古灵气1700年前被“游仙诗体”取走一份,1700年后又被“峨嵋岭派”取走一份,那篇文章非人力可为,是咱汤王神山显灵的结果,要是咱也在那个时段,那个时辰,截其灵气,提笔作文,也能弄成。
人民教师晁广州(房东晁广德兄)叹曰,看来家父所言“河汉紫气贯木盆”之事是真的了……隐隐想起史前神话曾有“紫气贯汤”之说,亦有“璞望气而来”之言,遂提笔书曰:
山北郭璞书堂,山南赵树理奖。
游仙诗体依旧,峨嵋岭派新生。
汤王山铁牛峪《兴国寺志》(此志现存五台山)载智旻僧言,“汤山紫气,文宗立三”,今应其二,如此说来,还有一个么?汤山开发之后,若在我木盆宝地办个汤山学校,让学子学孙在此文化山上取其灵气,让国学文化认祖归宗,何愁燕园不出玄子以飞黄腾达!
(作者任育才,山西闻喜人,中国报告文学“共和国的脊梁”最高奖、人民文学奖及赵树理文学奖得主,曾出席中央军委“挂奖章”及山西省人民政府表彰大会,为闻喜争来“中国报告文学第一乡”后被评为运城十大新闻人物。影视作品《千古风流话裴氏》走向世界,文化散文《五起四落三绝碑》列为研究生论文范文,代表作《大风歌》收入《运城市志》并两次出任赵树理奖评委,事迹走上运城市委宣传部国庆70周年文艺大舞台。著有《峨嵋岭派大风歌》文集四卷及长篇小说《峨嵋岭》)。
-
这场音乐盛宴,让孩子们欣赏传统文化之美
开学季,如何让孩子们用最灿烂的笑容迎接新学期?日前,“音动心扉 乐伴成长”儿童友好音乐普及活动走进江浦路街道本溪路幼儿园,令孩子们零距离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深入
发布日期:2024-09-10 -
会馆再闻皮黄声 西城区“会馆有戏”享传统文化魅力
幽咽婉转,低回曲折的唱腔,如泣如诉;轻盈飘逸,柔美灵动的水袖,美轮美奂……近日,2024年北京西城区“会馆有戏”活动之“纪念程砚秋先生诞辰120周年”折子戏专场演出在湖
发布日期:2024-09-10 -
2022年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平稳发展 新业态带动作用增强
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2022年全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发展情况报告》显示,2022年,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推动促进文化产业各项政策显效发力,文化及相
发布日期:2023-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