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山时评」细微之处见“文化”
发布日期:2023-02-10“我为亚运献一策”,不少市民呼吁重视标识标牌的“神翻译”问题,倡导社会各界一起来“挑刺捉虫”,让外语标识用词更准确、表达更贴切。
这样的倡导很有现实意义,也十分具有紧迫性。其一,杭州亚运会是重大国际体育盛会,届时我们将迎接来自全亚洲乃至全世界的宾朋,我们一定要善尽地主之谊,做好各项服务,为他们在杭州的行程提供便利,其中就包括要提供各种准确的标识标牌信息;其二,杭州亚运会是继北京冬奥会之后中国又一场重要主场外交活动,是向世界展示中国道路、中国智慧、中国形象的重要平台,标识标牌虽小,但关系着实重大;其三,杭州近年来矢志高水平建设世界一流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打造东西方文化交流中心,久久为功、成就显著,然而越是如此越要警惕“气泄针芒”,不要让“个别现象”成了国际友人的“整体印象”。
杭州作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形象需要维护,杭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形象同样需要维护。春节期间万达电影微博发布的一幅《满江红》海报中,竟然把“怒发冲冠”的“发”写成了“發”,书写者显然不知,头发的“发”与出发的“发”,它们的繁体并非同一字。这类错误,在杭州的个别文化景观上同样存在,例如有一处诗壁,其诗第一句就犯了这毛病:“芳林村捨舊名傳。”村舍的“舍”,从古至今就一直是“舍”,是不可以直接简繁转换成“捨”的。还有一处康熙御碑亭,亭边有块牌子对其进行介绍:“碑上还刻有‘万岁作暇’等印章。”但碑上的印章其实是“万几余暇”,康熙是不会自称“万岁”的。前几日笔者到一处与郁达夫有关的名胜游览,数次看到“叶浅于”这个名字,也是百思不得其解。这些错误都属于小错误,但却发生在不该发生的地方,背后的原因令人深思——有工作作风的原因,也有队伍建设的原因。
所以我们不仅要为外语标识标牌“挑刺捉虫”,也要为中文的公共设施“挑刺捉虫”。细微之处见“文化”,小中可以见大,见微可以知著。广大市民“挑刺捉虫”,展现的是主人翁精神,那么我们的有关部门则需要弘扬工匠精神,一丝不苟对待每一个细节,不要有那么多“虫子”可捉。
-
这场音乐盛宴,让孩子们欣赏传统文化之美
开学季,如何让孩子们用最灿烂的笑容迎接新学期?日前,“音动心扉 乐伴成长”儿童友好音乐普及活动走进江浦路街道本溪路幼儿园,令孩子们零距离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深入
发布日期:2024-09-10 -
会馆再闻皮黄声 西城区“会馆有戏”享传统文化魅力
幽咽婉转,低回曲折的唱腔,如泣如诉;轻盈飘逸,柔美灵动的水袖,美轮美奂……近日,2024年北京西城区“会馆有戏”活动之“纪念程砚秋先生诞辰120周年”折子戏专场演出在湖
发布日期:2024-09-10 -
2022年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平稳发展 新业态带动作用增强
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2022年全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发展情况报告》显示,2022年,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推动促进文化产业各项政策显效发力,文化及相
发布日期:2023-07-05